微信
二维码
2025年07月09日 jskeusjl123 配资炒股开户 1 0

  近日,险资扫货两只A股上市公司 。

  今年以来 ,以险资为代表的举牌方成为资本市场最强劲的资金流。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险资年内举牌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不少于20次,银行 、公用事业等稳定股息资产成为险资追捧的主要对象。此外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等AMC机构、宽德私募等私募机构以及部分牛散今年也纷纷加入了举牌队伍 。

  受访人士表示,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寻找具有稳定现金流和良好业绩基础的企业成为资金的最优选择。险资等资金通过配置银行、公用事业等稳定高股息资产是一个比较好的获取稳定现金流的方式。

  险资等资金强劲扫货

  近日 ,江南水务发布公告称,利安人寿通过集合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达4699.54万股,占比5.03% 。无独有偶 ,华菱钢铁也发布公告称 ,信泰人寿自2025年1月至今,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增持公司股份3.43亿股,现已合计持有公司股份3.45亿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已达到5.00%。

  记者从港交所披露易获悉,弘康人寿于6月27日以每股1.2068港元增持郑州银行H股1600万股,增持后持股比例占郑州银行香港普通股的5.55% ,触发举牌。随后,弘康人寿于6月30日继续增持郑州银行H股2300万股,每股价格1.1804港元 。至此 ,弘康人寿持有郑州银行H股数量达到1.35亿股,持股比例上升至6.68% 。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 ,年内险资举牌上市公司次数已达到20次,被举牌的上市公司多为银行 、环保、交通运输、公用事业等行业,现金流和分红稳定是主要特征。

  除了险资以外 ,AMC机构 、私募机构以及部分牛散也在举牌上市公司。

  今年4月 ,大秦铁路公告,全国性AMC中国中信金融资产4月9日—4月10日通过委托设立的单一资产服务信托在二级市场增持大秦铁路201.25万股股票 。增持后,中国中信金融资产持股大秦铁路达到5% ,构成举牌。

  私募机构宽德私募则在今年3月举牌了铅蓄电池厂商圣阳股份。据圣阳股份公告,2024年12月26日至2025年3月4日,上海宽德通过深交所集中竞价交易方式 ,累计增持圣阳股份2520.9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55% 。

  “资产荒”下的必然选择

  从今年举牌方来看,险资无疑是举牌上市公司的主力。其中 ,平安银行年内7次举牌上市公司,且均为H股。

  6月2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显示 ,平安人寿于6月17日以每股均价54.19港元增持629.55万股招商银行H股股份,增持后,平安人寿对招商银行H股的持股比例从14.87%升至15.01% ,触发香港市场举牌要求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 ,平安人寿年内三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两次举牌农业银行H股,两次举牌邮储银行H股。

  对于险资在举牌市场中表现尤为活跃的原因 ,排排网财富研究员隋东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随着新“国九条 ”等政策的落地实施,监管部门持续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环境。险资参与权益投资的制度障碍逐步消除 ,相关试点规模不断扩大,为险资举牌创造了有利条件 。

  今年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 ,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按照上述通知内容,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 ,进一步拓宽权益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股权性资本。

  险资密集举牌上市公司,也是“资产荒”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低利率环境下 ,“资产荒”越发严重,险资面临较大的利差损压力,急需通过配置高股息权益资产 ,像银行股、公用事业股这类平均股息率超5%的资产,来增厚收益,弥补固收资产的缺口 。

  隋东也表示 ,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下,优质固定收益资产供给不足,而A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特别是高股息个股既能提供稳定收益,又具备估值修复空间,自然成为险资配置的理想选择。此外 ,部分险企通过举牌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实现渠道共享、客户资源互补,从而推动银保业务深度融合发展 ,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此外 ,新金融工具准则的调整,如FVOCI科目,允许股息收益增厚利润 ,规避股价波动对当期损益的冲击,从而优化了险企的财报表现 。

  推动市场走向成熟

  金融资本 、产业资本 、牛散私募等以举牌方式投资入股上市公司,最主要的原因是对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看好 ,并对被举牌公司的未来表现寄予厚望。

  顺时投资权益投资总监易小斌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金融资本举牌可能是从财务投资者的角度出发,以追求长期稳健的收益为目标;产业资本举牌注重产业链上下游 ,推动技术升级或战略协同;牛散私募举牌更多的可能是进行短线布局,追求超额收益。

  作为重要的市场风向标,举牌活动的增加能够有效增强投资者信心 ,吸引增量资金入场,从而形成良性的市场循环 。隋东表示,资本的举牌行为 ,实际上是对上市公司基本面和长期价值的背书 ,有助于引导市场回归价值本源,促进A股市场向更加成熟理性的方向发展。

  不过,在举牌上市公司的同时 ,如何在追逐收益与控制风险之间找到平衡也是金融资本等举牌方需要直面的问题。陈兴文认为,银行股等高股息资产虽然具备吸引力,但易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 ,且当前险资举牌高度集中于银行等板块,行业集中度过高可能放大系统性风险,尤其是H股流动性较弱的特点 。

  陈兴文表示 ,险资等应发挥 “耐心资本 ” 作用,推动举牌从短期套利转向产业协同的长效配置,未来险资举牌配置或向弱周期、多元高分红领域拓展 ,以平衡收益与风险。

你可能想看: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