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二维码
2025年07月09日 jskeusjl123 股票小额配资 1 0

  光伏行业吹响了新一轮“反内卷 ”冲锋号 。

  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 ,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7月3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持召开的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 ,14家光伏行业企业及光伏行业协会负责人作交流发言,会议明确,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

  在此前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上 ,通威集团董事会主席刘汉元对南都湾财社记者等表示:“行业‘卷’也要适度,避免过度地‘卷’,保持竞争和速度的同时 ,也要维持良好的合作态势 。”

  盘面来看,7月初以来,光伏板块触底后一路震荡上行 。在大盘整体上扬的背景下 ,光伏板块7月8日涨势强劲,截至8日收盘,通威股份(600438.SH)涨停 ,隆基绿能(601012.SH)等光伏个股涨幅超过6%,光伏设备(BK1031)涨幅达5.55%。

  价格“击穿”成本,行业苦“内卷 ”久矣

  “价格低于成本 ”是光伏行业普遍的“痛”。从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来看 ,光伏企业普遍处于亏损态势 ,即便是行业龙头隆基绿能也难逃巨亏,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825.8亿元,同比下滑36.23% ,同期亏损超86亿元,同比暴跌180.15%;今年一季度持续亏损,亏损额超14亿元 ,扣非后净利润的亏损额更是高达19.83亿元 。

  天合光能(688599.SH)董事长高纪凡此前就公开指出“内卷”背后是“一些企业进行简单低价竞争 ”,他表示:2024年,光伏行业经历严峻考验 ,供需关系失衡,行业内卷和恶性竞争,外溢到国际市场 ,行业陷入少有危机;行业内卷加剧的原因是一些企业进行简单低价竞争。

  高纯晶硅N型硅料。南都湾财社记者摄

  低价背景下,光伏产业链不少环节的价格去年已“击穿”成本 。通威股份在2024年报中表示:高纯晶硅环节在产业链供需失衡的大背景下持续承压,2024全年多晶硅产品价格与成本倒挂 ,行业库存高企;电池环节价格同样受供需矛盾影响而持续下跌 ,甚至一度跌破龙头企业生产成本。

  以隆基绿能来看,公司硅片 、硅棒环节2024年的毛利率甚至为负数,即-14.31% ,同比大幅下滑30.19%;组件及电池环节2024年毛利率也仅为个位数,即6.27%,同比下滑12.11%。

  来源于隆基绿能2024年报 。

  “当价格背离价值 ,尤其背离生产成本时,就是不合理、不正当的竞争了。”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曾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上表示,行业应该坚持理性的价格、理性的竞争 ,要尊重价值规律 、尊重市场,才能赢得市场的尊重。

  在价格击穿成本下,也有光伏企业高管疾呼:“我们要平衡 ,不要制衡,我们要生存,不要亏损 。 ”

  产能过剩 ,不少光伏企业“减产过冬”

  成本被“击穿”背后 ,是产能严重过剩,以光伏玻璃板块为例,国金证券发布研报显示 ,截至2024年末,光伏玻璃在产日熔量达92490吨,而需求端因组件产量连续下滑 ,库存飙升至45天,接近“爆仓 ”临界点。

  价格方面,隆众资讯数据显示 ,2025年上半年,2.0mm光伏玻璃价格均价为12.92元/平方米,同比下滑24%;3.2mm光伏玻璃价格为21.06元/平方米 ,同比下滑18%。

  产能过剩 、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挫,在普遍亏损的背景下 ,不少企业选择对产能“出手” ,即选择减产这一“自救模式”:一方面“减产 ”能降低成本消耗,另一方面,减产以挺价 。

  于是 ,“国内十大光伏玻璃厂商召开会议,决定自7月份起实施集体减产30%的计划”等消息甚嚣尘上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调研显示,上周行业整体开工率下降 ,其中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在50%和52%,一体化企业开工率在50%-80%之间,其余企业开工率在52%-80%之间。

  TOPCon双面电池。南都湾财社记者摄制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指出 ,低价行情下,硅片厂减产力度明显增强,据调研了解 ,7月开始,主要硅片厂商计划降低开工率四成左右 。上海有色网光伏玻璃分析师郑天鸿表示,部分光伏玻璃企业前期已经规划好的减产计划 ,正在陆续执行 ,7月份减产是大概率事件,未来减产动作可能还会延伸至三季度。

  如今,面对价格“内卷” ,光伏行业再次吹响“反内卷 ”冲锋号。第十五次制造业企业座谈会强调: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

  对于“反内卷 ”等相关问题,南都湾财社记者致电隆基绿能并发邮件 ,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应。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你可能想看: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