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近两年,国有险企中长期考核指标再度调整。
近日 ,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下称《通知》),针对国有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这两大关键指标的评价方式再度进行调整,将三年 、五年的长周期考核权重提升至70% 。
业内普遍认为 ,推动保险资金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性突破。新规实施有助于降低保险资金对市场短期波动的敏感性,提升险资入市意愿。同时 ,新规将引导险资的投资行为更注重稳定,这将有效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
“长周期考核是提升各类资金股票投资稳定性和积极性的关键举措。” 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对第一财经表示,扩大长钱的入市规模,短期看 ,给市场带来大规模增量资金;长期看,将显著改善市场的资金结构,增强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推动形成价值投资的市场氛围,巩固A股回暖向好的良好趋势。
南方基金对第一财经分析称,新规将从投资行为上引导保险资金更加注重稳健经营、长期价值投资 ,鼓励险资投资“长期成长性企业 ”,更多通过战略投资、定增等方式参与上市公司,强化其长期影响力 ,促进上市公司治理与质量提升 。
考核从“看三年”到“看五年”
此次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机制再度拉长,将为“长钱长投 ”再添新动能。
长期以来,因短周期考核 ,权益资产市值波动对净利润影响较大,是压制险资入市积极性的核心因素之一,而建立与保险资金特点相匹配的长周期考核,是破除长期资金入市障碍的关键一环。
王立新表示 ,前期,商业保险资金当年度考核指标权重较高,权益市场短期波动仍会直接影响公司当期业绩表现 ,导致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短期波动的容忍度降低,难以践行长期投资理念。市场各方对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共识和诉求较多,行业机构也有较强意愿 。
近年来 ,政策层面针对“长钱短投”的现象正持续发力。2023年10月,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将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 ”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权重各占50%。
截至2024年底,我国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实际投资A股的比例约为11%左右 ,距离25%的平均政策上限还有较大空间 。
今年1月,中央金融办 、证监会、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考核权重不高于30% ,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以引导保险公司加大A股投资力度。
此次《通知》落实《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对险资的长周期考核。将净资产收益率(ROE)由“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 ,权重分别为30%、50% 、20% 。同时,还将资本保值增值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 ”,权重分别为30%、50%、20%。
与此同时 ,《通知》还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提升经营能力提出三点要求,包括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从完善内部中长期考核机制、加强投资组合管理等方面增厚长期稳定收益;增强投资管理能力等。
“长周期考核将有效提升险资入市意愿和波动承受能力 。”广发证券对第一财经表示,长周期考核的落实 ,将有效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对保险资金投资决策及行为的干扰和影响,一方面对于稳定市场运行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险资金发挥长期资金属性 ,获得良好的长期投资回报,缓解保险资金面临的利差损挑战。
中欧基金分析称,保险资金偿付周期长(如寿险可达数十年),新政实施后有望提高保险公司对于资产短期波动的容忍度 ,促进险资加大A股配置力度,并通过长期持有平滑市场波动。同时,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权重的调整将引导险企专注长期价值挖掘 ,提升市场价格发现与资源配置效率 。
险资入市步伐加快
近年来,在政策持续发力下,险资入市节奏明显加快 ,险资长期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持续扩大,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明显提升。
据南方基金分析,自年初以来 ,险资长期股权投资的第二批 、第三批试点分别在今年1月、3月获批,目前三批试点金额合计达2220亿元。其中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联合设立的鸿鹄基金一期500亿元已全部投资。
另外,2025年一季度末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中 ,股票、长期股权投资配置比例分别为7.56% 、6.25%,合计13.81%,较2024年末的13.46%进一步提升;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中,股票、长期股权投资配置比例分别为8.43%、8.27% ,合计16.70%,较2024年末的15.34%也有明显增长 。
此外,险资多次举牌H股。比如 ,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人寿于6月公告增持招商银行H股达到15%,这是平安人寿今年第三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
事实上,除了考核制度的调整外 ,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优化也进一步释放了险资权益资产配置空间 。
2023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对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份股 ,风险因子从0.35调整为0.3;投资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风险因子从0.45调整为0.4;2025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
南方基金称 ,长周期考核大幅弱化短期市场波动对投资决策的干扰,而偿付能力规则优化则为长周期考核提供制度支撑。偿付能力指标的优化,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保险公司入市意愿 。与长周期考核协同,既兼顾了险资运用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也为服务实体经济转型提供更可持续的资本动能。
“未来险资仍有较大入市空间。”南方基金分析称,2025年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合计34.93万亿元,以存量规模计算 ,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每提升1%,则将带来近3500亿元的增量资金 。此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调5% ,理论上可以带来超万亿元的增量资金。
配资咨询平台客服24小时在线咨询:股票杠杆炒股-国有险企今年起全面落地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增加五年周期指标
在线配资炒股开户服务:最新股票配资-长钱长投新规出台 险企全面实施“当年+三年+五年”周期考核 确保长钱敢投A股
股票配资平台开户:个人炒股配资-美国总统拟对处方药价格“开刀”:对创新药影响几何 能否落地?
配资炒股官网官网:股票配资专业平台-公募大派“红包”:单次84亿元破纪录 年内已分红1126亿达三年新高
正规的杠杆炒股平台:专业股票配资平台-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 概念股业绩有望优于市场预期
专业炒股配资:股票杠杆正规平台排名-【风口研报】国内医药研发呈蓬勃态势 投资逻辑集中在两个方向